成都市二环高架运维管养

生态伙伴:成都软易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成都软易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的研发、推广以及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行业深耕,公司通过引进并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在为客户服务过程中,不断发现行业痛点并完善公司的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产品,建立了自身品牌优势,形成一定的行业知名度,在某些领域填补了国内空白,参与了一些行业标准的编制。  
  公司先后荣获了成都高新区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单位、科技型中小企业、软件企业、成都鲲鹏计算产业联盟监事单位等荣誉;公司拥有软件能力成熟度三级(CMMI-3)认证、ISO9001:2015认证、ITSS-3认证等资质。凭借着持续资金投入,公司科研成果丰硕,截至目前,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6项,注册商标10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公司秉承“创造智慧未来”的企业精神,旨在更好地满足社会、市场对高端装备制造业、军工行业、智慧城市行业对智慧软件产品的需求。客户遍布建筑、高科技、汽车、航空国防等行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工业互联网及工业软件产品。目前,公司对外销售产品形成以针对市政道路桥梁的iRBCloud(intelligent Road&Bridge Cloud)智慧道路桥梁运维云、和针对军工及制造业的iRDCloud(intelligent Research&Development Cloud)智慧研发云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相关的工业软件。

应用领域: 平台GIS交通BIM三维 (点击应用领域名称查看更多相关GIS成功案例)

案例区域:西南,四川省

  成都二环路全线高架是成都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市政工程。二环路全线高架全长28.327公里,加上引道一共41公里,双向四车道,二环路上世纪建成的时候只有6座立交桥。2012年5月开始,二环路一年之内完成了全线高架改造,搭建了2128个桥墩,制作2323个承台,安放6785根桩基,每天有4000余人在现场施工。2013年5月建成通车,是市内唯一快速通道,全程无红绿灯通行,每天运送20多万人次,极大的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

  成都二环路的管理养护单位,在接收二环路管养任务初期,面临着许多挑战。本身公众对二环路修建和投资的误会较多,建成后依赖性又高,如果管理养护不及时、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准确,都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公众问题。二环路参与设计施工的单位较多,数据信息量太大,竣工资料和已建成路桥难以准确对应,相应资料不易查找。有的桥梁甚至高达40米以上,工作人员对箱梁、桥墩这些构件进行检测的工作非常艰难和危险。同时由于缺乏有力的工具和管理系统,往往从发现病害到处理完成,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可能会影响民众出行。为了保证二环路的正常运行,保证民众的安全出行,二环路管养单位最终决定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管养转型升级。

  方案最终选择成都软易达基于法国达索系统的CATIA+ ENOVIA的BIM应用,同时还集成了超图的3DGIS系统。通过BIM+3DGIS 的集成,达到了管理信息化、可视化、现代化,基础设施数字化和虚拟化,监控养护移动化。软易达项目组以永丰立交桥为尝试,拆分了1300多张永丰立交的图纸,建成了内外部完全一样的3D模型,大到桥墩,小到排水口,在模型上都能清晰可见和管理。桥梁构件多达16000多个,每个构件都有自身的唯一身份证编号,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快速的定位病害和查找与这个构件相关的设计、施工、管养资料。通过手持移动设备,工作人员能够在任何时间地点,快速采集数据提交病害,上传到ENOVIA云端,同时可查看与任务相关的3D BIM模型和技术资料。管理层也能通过移动设备查看并及时分配维修任务,达成病害的快速处理。领导层可随时随地查看检索巡查养护情况。

  通过系统,大大地提升了效益,病害处理速度提升了8倍,人力使用效率提升了8.3倍,财力节约了4.42倍,质量保障提升了1倍,而且整个流程都是通过网络完成,达到无纸化节能环保,真正实现了高效率、高水平、高质量、低成本资产运维管理,向智慧道桥管理、智慧城市的“互联网+”又迈近了一步。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真正实现了BIM+3D GIS 的道路桥梁精细化管理的经典案例。

  二环路道桥管理系统(一期)竣工后,从文字资料到竣工图纸,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移交。这个系统能够精准的定位病害,成都道桥维护已经步入“云管理”时代,新华网、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此争相报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