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BIM+GIS技术在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中的应用

生态伙伴: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六院)创建于1951年,是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国家大型综合设计研究院,隶属世界500强企业、中央大型企业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机六院现有7个职能管理部门、28个生产部门,近2500名员工。可承接工程设计全部21个行业和8个专项资质范围内的所有工程咨询、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和工程监理业务。
  中机六院现有国家、省、市级科研平台:绿色建筑信息模型化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绿色与智能工程技术诊断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厂数字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成品住房研究中心研发基地、郑州市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中机六院秉承“务实创新,拼搏共赢”的企业精神,竭力“打造中国著名的国际化工程服务公司”,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工程建设领域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为社会、客户、员工创造更大价值!

应用领域: BIM测绘交通三维信息平台 (点击应用领域名称查看更多相关GIS成功案例)

案例区域:华中,河南省

  国道234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路线起点位于原焦高速公路与省道234相交处,利用省道234向南改建,在樊庄北侧设置樊庄服务区,至杨高村东路线偏东跨越沁河。路线继续向东南,于南虹桥东与省道309相交,设半苜蓿叶互通式立交。在李北古村东侧设置超限站、养护工区,在南古村北侧设主线收费站、监控中心。至东阳召南跨越黄河,进入郑州荥阳市境,在北马沟村东南与省道312(沿黄快速路)相交,设苜蓿叶互通式立交,到达项目终点,路线全长26.356公里,总投资36.477亿元。本项目采用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一般路段路基宽度33.5米。全线路基土方239万立方,黄河特大桥10647.5米,沁河特大桥1202米,新建互通式立交2座,改建立交1座、平面交叉23处。设置服务区、养护工区、超限站、监控中心、主线收费站各1处。

  本项目是交通运输部和河南省首批PPP试点项目,由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公路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项目“互联网+BIM+GIS”实施方案,建立以项目总工为总负责人的实施组织架构,明确各参与方职责及阶段工作流程。充分发挥“互联网+BIM+GIS”的技术优势,实现了设计成果可视化、核心施工工艺可视化、施工过程管控可视化、运营期养护管理可视化;建立了以知识工程为核心的管控体系,实现了路桥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参建各方协同工作的效率;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路桥应急保障中的应用,提升路桥应急保障的响应速度和管控能力。

  本项目是2018年河南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获得了2018 年第九届“创新杯”建筑信息 模型(BIM)应用大赛云与互联类BIM应用第三名。

  本项目主要技术应用与创新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设计阶段应用与创新

  建立模型设计标准:立足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应用,建立本项目模型设计标准,规范建模规则、操作流程、技术措施。确保模型及附属信息的创建,在满足本阶段应用的同时,也能满足路桥施工、运维阶段应用的要求。

  精细化设计:对标准联箱梁进行钢筋预应力精细化设计,生成钢筋大样图指导现场加工,减少施工现场裁剪钢筋现象的发生,提高工程质量,节省工程工期。

  施工场地布置: 建立准确的三维地形模型,采用无人机拍摄对应地貌照片进行实景还原。按照不同施工区域与阶段,规划现场施工便道与加工区,并快速计算不同的道路规划对应的挖填方量。

  (2)施工阶段应用与创新

  集成监控:从业主对工程建设管理核心关注点出发,建立项目进度管理视图、投资管理视图、质量管理视图、安全文明管理视图等可视化监管数据,准确直观的反应工程进展情况和趋势分析数据,辅助管理层进行科学决策。

  工作协同:充分利用移动端的便捷性,建立基于互联网+知识工程的施工过程质量、安全、协调问题管理新模式。实现施工问题的从发现、上报、整改、确认、分析总结,最终到制定预防措施的全过程管控。

  系统集成:为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避免人员手工录入造成的数据错误,集成试验数据实时监测、拌合设备监控、预应力体系施工监测、边坡在线监测等智能化系统实时数据,形成以“BIM+GIS”为核心的可视化集成监控平台,提高了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关键环节质量与安全的管控能力。

  竣工移交:借助BIM信息模型的信息承载,实现设计数据、建设过程数据和竣工验收数据与BIM模型的有效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建设过程数字资产。

  (3)运维阶段应用与创新

  养护管理:以GIS+BIM为信息集成的载体,定期组织公路路况调查,利用视频监控、智能巡检车等先进技术手段,规范养护,精细化管理。

  应急保障:依据本项目交通信息特点,以“BIM+GIS”为基础,集成路网监测、大桥在线健康监测及相关交通运行监测系统,实现全路段联网运行,实现可视、可测、可控。建立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和信息发布等应急运行机制,实现路桥应急演练正常化、制度化。